于斯为盛——空间关系视角下的清代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问题再榷

摘要: 本杰明•艾尔曼于《从理学到朴学》一书中指出,清代所谓盛行一时的“朴学”之风,可能只存在于有限的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内部。这一说法自提出以来,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。本研究从《清儒学案》的人物及人物关系出发,建构起清代地区学术交流的空间关系网络与学案-地域二模网络,来分析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自身的演化,以及其在清代社会空间中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或交流,站在数字人文视角重新审视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问题。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:第一部分通过地区学术交流网络分析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形成、发展、消亡的历程;第二部分通过学案-地域二模网络讨论学派和地域的重合关系,进而解释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内部的聚集原因;第三部分通过江南与非江南地区的学术关系,讨论“江南学术共同体”扩散与延伸。

# 小组成员

  • 方树益,国学(汉语言文字学),中国人民大学,硕士研究生
  • 祝皓,东亚研究,根特大学, 博士研究生
  • 刘钰昕,历史学,哈尔滨师范大学,本科生
  • 王丽婷,历史学,莫斯科国立大学,硕士研究生
  • 李逸飞,中国古代史,北京大学,硕士研究生
  • 沈雪莹,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,南京大学,博士研究生

# 指导老师